專欄作者:螺
《人渣的本願》是2017 年的春季番,與同名漫畫皆於今年三月底完結。瀏覽一下網路上對這部動畫的評論,大多集中討論劇中大膽呈現「性」、「女同志」、「師生戀」的片段,但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它最為突出的特色。我覺得,劇中每一位角色內心的矛盾,以及親密關係中不斷建立、拆解、模糊之間游移的過程,把浪漫愛批評的體無完膚,才是全劇最為過癮的地方。
潛藏在角色表面的互動下,其實是當代人對於「我是誰」的焦慮:找不到生存的基點,懷疑自己生活的秩序以及自己的價值,墜入無助的孤獨感之中。因為沒辦法解答,導致每一位角色心中不斷出現矛盾衝突,不敢確定自己到底是否屬於這段關係中的一員,不確定自己是否被愛、是否愛人。
苦澀的初戀:對浪漫愛的懷疑
《人渣的本願》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多角戀愛故事,故事發生在高中校園,主角安樂岡花火(以下簡稱花火),一名女高中生,暗戀自己的青梅竹馬兼高中老師的鐘井鳴海(以下簡稱鳴海)。
花火稱鳴海為「哥哥」,但其實兩人並沒有任何的親屬關係,也就是說,哥哥其實不是哥哥(血緣上、法律上都不是),而是花火的心理需求的投射,「鳴海=哥哥」這個關係,我們只能從花火的主觀來解釋。這也反映當代社會的發展打破既有的社會分類架構,把人從土地、血緣、家族、國家當中解放出來,高舉「我就是我」的個人主義意識。
然而,鳴海卻喜歡學校的音樂老師皆川茜(以下簡稱茜),讓花火的感情變為單相思,導致她開始質疑「愛情」到底是什麼?
苦澀的戀愛是「浪漫愛」的主流形式,愛情必須經過歷練(苦難)後才能昇華,才會找到真愛。同時「浪漫愛」告訴我們:真愛是一輩子的甜蜜,戀愛的過程是美好的。而且浪漫愛要求一對一、忠貞的、至死不渝的奉獻,但這些都讓花火產生了懷疑。
扭曲的關係:對浪漫愛的反動
浪漫愛其實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人的心智是完整的。」因此,追求浪漫愛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自我實現,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而自己在交往中除了獲得一段美好的關係,還獲得一個完整而堅強的自我。不過我們在《人渣的本願》中,看到的是不斷的自我質疑,這反應了每一個人的心靈都不再完整,連自己都無法肯定自己的狀況下,還談什麼自我實現呢?交往的痛苦只是無止盡的折磨罷了。
花火尋求著感情的出口,但她並沒有投身於下一段感情之中,反而和一位暗戀著茜的男同學粟屋麥(以下簡稱麥)交往。兩人的心都不在對方身上,這個設定根本地挑戰浪漫愛對「交往」的定義,花火和麥並不愛彼此,但卻依然交往著,彼此都是對方的「有可取代的戀人」。
故事的每一個角色都展現當代人不同的孤獨,以及在破碎自我的條件下,雖嚮往關係卻因為自我懷疑而受到百般挫折。最終「孤獨」獲得勝利,但每一個角色都得到心靈的完整,這也許是作者想要傳達的「愛」的形式。浪漫愛已死,當代人追求的浪漫愛不再是自我實現,而是讓自己找到一個,在世界中可以安身立命的、完整的位置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