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在返校後一天爆炸——回顧《返校》風潮



專欄作者:范光典

   一月的《返校》風潮你還記得嗎?這篇文章其實在二月時已寫完,但因為文章排程,直到今日才刊出。若有點遺忘的朋友,再回溫一次吧!

《返校detention》是什麼?


  如果你還不知道《返校detention》是什麼,可以把這段簡介看完;如果你知道了,那麼你可以跳過。

  《返校detention》是由台灣赤燭工作室製作,steam平台上發行的一款恐怖、解謎遊戲,遊戲設定在60年代白色恐怖壟罩的台灣,以一所架空的高中為地點,一個「抓耙仔」試圖重建記憶的故事。

  你可以更進一步地觀看返校於steam上的遊戲畫面模擬。它的發行日期為1.13。這個日期很特別,既是蔣經國逝世的日子,也是黑色星期五;2017年是解嚴30周年,也是終戰70周年,是不是挺微妙的?


關於返校,已有眾多的見解


  「我們其實也有想過把時代設在 1990 民主化開始後的時代,遊戲核心都還是一樣;但最後會選擇戒嚴,其實就是想符合台灣人一聽到『戒嚴』或『白色恐怖』這幾個關鍵字後,油然自心底而生的那股壓迫感。」──姚舜庭

  返校召喚恐懼的祭品是白色恐怖、鬼怪,這兩者的結合在台文小說也並不罕見,如利文祺的〈返校所召喚的創傷,以及國族認同〉中提到的李昂在《北港香爐人人插》裡邊收錄的章節。文學騎士這篇清楚地點出個人小敘事與國家大敘事之間的關係:你要正確的理解方芮欣,你才能正確的理解那個年代。在我手邊能夠觸及恐怖遊戲類型大抵是以科技災難如《惡靈古堡》、儀式恐怖如《零.真紅之蝶》、鬼抓人如《絕命精神病院》這些,返校所結合的恐怖政治與當地信仰確實有其特殊之處。而這兩者結合的眉角可以參考朱宥勳的這篇臉書

  對於政治符碼的解讀,可以參考Mock Mayson的臉書,對於序章第一章二三四章。首輪遊玩時間大約落在3~4個小時,是一款簡單的解謎遊戲。


返校與其前輩所達到的


  返校所達成的空前盛況已經很好的證明了台灣的文化能作為一種商品販賣──先別急著皺眉頭,在作為商品販賣前,如《雨港基隆》所說的,讓這段禁忌的歷史走下神壇,成為人人都能開口的話題。台灣的歷史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外國人看不懂或端不上國際(當然也不像清大某李教授說的我們要開發自己的line!一般無知的可愛),透過良好的故事機制和遊戲體驗,所有的人都能體會出其恐怖之所在,要不然,我們又沒吃過腳尾飯,怎麼知道魍魎為何愛吃?我們又不是被倒掛在禮堂的魏仲廷,怎麼會懂被倒掛的心情(誤)。

  強烈推薦各位買來玩,當作支持台產遊戲(好遊戲都該支持!),千萬別因為是恐怖遊戲就卻步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