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系漫畫《晚安布布》沒有緊湊的情節,沒有機甲、魔法、世界末日或異世界,有的只是把少年的苦痛極大的扭曲、放大。一個男孩隨時隨地被性幻想跟性焦慮弄的腦袋發脹,那感覺就像把你關入有著無數日光燈的白室,白熱的亮晃的,若再不有人出手做些什麼,好像自己就會爆開,一如爛熟在路旁的龍眼,沒人理會地陳屍在柏油路。
這是一個名為布布的少年長成大人的故事。所謂大人,是像舅舅雄一一樣背著罪惡感活著,或像媽媽小野寺追求著卻不斷破壞關係(但又細心的呵護兒子)還是像天馬大叔那樣,全天候的開啟幻象模式於路上行走?
這是少年漫畫,講的是少年布布的心境。大致上的故事線分成四條,布布、布布親人、少年關、教主天馬線。故事中,與愛子的約定是「詛咒的開始」;而南條幸帶有不可退讓之決心的「救贖」則是重新開始的關鍵,讓完成布布轉大人的過程。
所以,布布是什麼人?
布布就是你我,在日常生活裡掙扎的小人物,表面上對他人都很好,卻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有著墮落的想法。
在腳色設定上,布布一家的形象十分可愛。至截稿前筆者尚無法弄到關於淺野一二O的訪談畫冊。若僅就漫畫中推敲,這一家的人都有自己的困難所在,別人都是幸福的,自己則異於他「人」,是塗鴉般隨便的存在。隨著劇情的推展,布布的臉也有不同的風格,很清楚的表現出布布的心境。
淺野在最後一話暗示著布布的形象跟形象:隨便的塗鴉。
一位少年在青春期最煩惱的就是性,突然地發現有什麼變化在自己身上,甚至對女生的看法也不一樣了。性的發展作為影響青春期最強大的因素,同時也推動著劇情。在這個時期如果有太多自身無法處理的難題,便有可能產生一些難解的情況(比如「社會退縮」1)。布布與愛子的糾葛就是整部漫畫的那條懸在頸上的細繩,吊著布布直到最後。
「約好了,你拋棄我的話,我會殺了你」
從這裡開始,愛子在漫畫中的出現皆圍繞在布布的羞赧、羞愧中。布布看到愛子便會自慚形穢,兩人相處時的壓力(又愛又擔心)顯而易見。只有解決它,布布才能夠成長,即便是物理上的「殺了愛子」亦然。
這青春期的詛咒是誰給的?我想是布布自己。他沒有能力處理與愛子的承諾,也沒有求助的對象,那股「我會失敗吧」的情緒反覆的在體內醞釀,他們到工廠找錄影帶上說的屍體那話就很明顯的表現出來:布布努力,卻沒有成功。在他看來,是他自己的錯。
「我到底有沒有能力保護所愛的人?」似乎少年們的心境就是從這裡開始灰色了起來。
愛子在第十集前幾乎都是作為布布的「聖女」存在2,布布不能有對她任何髒髒的思想!如果有,自己就很無恥。但轉變的點在第十集,他們在駕訓班相見。再遇見她之前,布布已經行屍走肉好多年,為了童年的失約,又看到愛子過得很好,他總覺得不平衡:那麼過去的自己是為了什麼難過?重新坦白之後,布布便帶著愛子來到旅館。
原來你只是隨處可見的平凡人
布布是完完全全不想這麼做的,但就是那股求生的力量轉化的恨意。這些年來自己攬上的詛咒壓著布布,沒有什麼目標,也沒什麼需要朋友,親情更不是布布的考慮。
布布不能跟親人求救嗎?
如果用布布的視角來看,媽媽、舅舅甚至爸爸,這些救命稻草他是抓也抓不到:舅舅雄一有年輕的小翠姐;媽媽則為了跟男人打炮把布布趕出家;爸爸則在遙遠的福島。他們都有各自的生活,離布布相當的遙遠,他們是他們,布布是布布。這些所謂的家人在淺野的筆下,更像是住在一起的室友,家庭的瓦解連帶讓「避風港」這一功能也消失。嫂嫂小翠更是重擊了布布的心。在第五集嫂嫂小翠面臨雄一的外遇問題,在這期間,她與布布發生關係,這是布布的第一次做愛。那種美好從未體驗,接著嫂嫂的告白,似乎也讓他有那麼一點「我在世界上也是有人愛啊!」的感覺……然而舅舅回歸後,小翠與他去登記了。
這句話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想,這是布布的第二次衝擊吧!
除了性的煩惱,布布又是誰?
性推動了布布的心境變化,但沒有其他層面的煩惱嗎?布布只在與愛子的關係中受挫嗎?
讓我們先稍微離開他本人。為了讓各位更好的理解布布在想什麼,有必要交代一下他身處的日本社會氛圍。
1990年代開始,日本開始審視終身雇傭至為核心模式的雇傭關係,並著手修正此種雇傭模式。而在1997年之後,日本企業留下的不良債務一下子湧現,各種大企業相繼倒閉破產,使人們從「日本沒有階級」的夢中醒來。而在泡沫化出生的世代,因為前人的終身聘僱制及後來的派遣法,漸漸地不再像戰後復甦國家的嬰兒潮那麼容易找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淪為窮忙的生活。自詡為中產階級國家的日本最終也走向貧富拉大的窘境。
讀者應當能感受到布布處在一個並不需要自己的世界,像是免洗筷一般不那麼需要的東西。以布布的視角來看,這世界已經「自己就很好了」,是個已完成的「整體」:高度發展的物質條件、有工作的大人過著幸福的日子;媽媽不斷的找男人滿足、舅舅雄一有著年輕女朋友小翠、田中愛子與完美學長這些不屬於自己的機會4,每個人都過得很好,自己應該不屬於這裡。
兩年一到,動機消失,那就不必活著吧。
布布做的工作是記數人員、DVD店店員,除此之外便是靠著媽媽的保險金過活。直到在車站匆然一瞥看見愛子,他才準備搬出去,有了目標可以前進。
綜合前面兩個標題,布布的成長之旅從國小就開始了,以愛戀田中愛子為起點,走到了國高中終於放棄愛子,相信愛子不是自己能高攀的對象,接著是大學、出社會,他面臨到無力感是來因感受到世界不需要他也可以運轉的很好,經濟、感情、社會問題交織一起。布布自認為成全了愛子的幸福(讓他跟更好的學長在一起),嫂嫂也跟舅舅結婚。(自認)成全了別人,卻詰問帶給自己幸福的人在哪裡?對他來說,生在世上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好人(跟妹妹)是真實存在的!
南條幸,作品裡唯一成功救援布布的女人,與田中愛子並列成兩大促使布布成長的祭品。但淺野對她的描繪是立體的,是漫畫中的勝利組。
南條幸(太太我喜歡你!)
第六集第一次會面在星之川前
小幸在第七集與布布重逢,亮麗有自信、大喇喇卻又深諳人際關係。在布布的鼓勵下重拾漫畫家之筆,是主角群裡是一台永動機,為了夢想什麼事情都能做。在往後的集數裡,小幸與布布的坦承、互相合作、難過,她在布布身上看到過去醜陋的自己也同有自卑的心態,好強的她不願布布繼續這樣下去,在布布與愛子的逃亡之旅中,小幸發覺只有自己能夠拯救他。這個男人總是不笑,或笑起來很悲傷,就好像過去的自己,但他無力自己爬出深淵,需要我。
為什麼要誠實面對自己?面對後又能怎樣?
從這裡開始,小幸生動了起來,讓她超越「為布布而存在」的角色設定。在眾多少年漫畫裡,女主角大都是為了被主角攻略而存在的,像這樣翻轉主被動的角色相當稀少。而作為布布線中最為主動的人,她的自省能力、實踐能力為整部漫畫的被動灰暗帶來一點主動出擊的意味,同時注入了希望。以小幸的角度而言,她最終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感,起身尋找自己要的東西;以布布的角度而言,世界上竟然會有一個美好的人愛著自己,她不只聖女也不只妓女,可慾可敬。可以說,小幸是布布解決自身存在問題的解方,雖然最後繞回以布布的視角做結,但是我真的很喜歡小幸這個腳色,崇敬她對於人生的態度。
獻給被致鬱漫畫治癒的布布們
讓我再次對這部作品下描述:「這是一部人如何透過他人一起建立存在意義的漫畫。」
所有裡面的角色都從他人與自己的互動中找到存在,「發生關係」是他們的焦慮以及解藥,無論是雄一的小翠、媽媽的(幻想)男友、布布與小幸(愛子QQ);關與清水、天馬與他的魔法戰士等。有別於少年熱血漫畫那種透過打鬥、競爭來成長,這些人在痛苦餘波中找到一點點的光芒,然後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來承認自己的存在。愛子死去之後,結解開了,小幸換了一條細繩套上,以愛、以照顧。愛子作為祭品,讓布布從青春期的傷痛中活下來,並揮了揮手,向重新見到的國小同學晴見打招呼,漫畫的終點又重新回到了被愛子施加詛咒前,那個兩小無猜的教室。
「我的悲傷」是有人能知道的,剛從青春期倖存的布布不再一個人承擔,因為小幸是真正的關心自己的存在。
倖存下來後,就能重新長大吧?像回到認識愛子前。
但卻也沒有真正回到那時,因為日子是繼續過著的。這些青春期的倖存者重新運轉時間繼續長大,脖子上的勒痕依舊在,也套了新的繩子。但這次不一樣,他知道自己有人愛著,如此,在每次說晚安的時候,還是有力氣面對明天的,接踵而來的明天雖然看不到希望,但只要有人同行,就什麼都行了。
最終還是記不起眼前這塗鴉般存在的人的名字,畫面也在宛若布布小時候的教室中結束。
——————————————————————————————————————
後記與勸世
(請斟酌點閱,跟本文無關XD)
《晚安布布》對我來說影響與《新世紀福音戰士》同樣重大,我甚至幻想作者是不是偷偷跟著我、紀錄我。我有證據。布布在高中穿的鞋子跟我高中的一模一樣,我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扯遠了。
性與異性,對像我這般完全沒有自信的人是相當遙遠的,「看的書和教學在怎麼多都是假的,沒有人真正的懂我」這種隨時隨地的焦慮和幻想以一種打游擊的方式攻擊著腦袋,隨著時間過去,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這樣的低強度的干擾會讓我去忽略他的重要性,手足無措,因為這根本就不可能拿上檯面說,也不知道跟誰說。
到底那些能很好的交談的人是吃了什麼聰明藥??????
身為異男,我很抱歉。在面對滿滿敵意的、競爭的、中年男性的世界裡,漸漸地關閉自己,相較於我自身範圍內的女性,我容易因為擔心被說「這沒什麼」、「你是男生」、「煩」,所以根本沒有出口可以處理、詢問這樣的人際焦慮。你能想像那種不斷不斷吃著自己大便的樣子嗎?
在某個關鍵時刻,我突然找到新世紀福音戰士,花了一天的時間全部看完(連OP每一集都聽XD),撇開那些不懂的畫面,我想我有好好接受到庵野想對真嗣及每個像他的人傳達一個訊息:相信他人。
再來,就是《晚安布布》了。
比起EVA,布布更貼近我們,而且太近了,令人難以喘息。扣掉幾幕完全是要滿足觀眾或者虐布布的突兀故事,你怎能不驚訝淺野的觀察力?
我想我們或多或少都還記得那個青春期的詛咒,說要忘記也難。他懸在那裡,我們無力解決。而且,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我們跟原生家庭的上一代有著多麼大的鴻溝,他們很難提供我們處理當代生活的經驗。
布布要告訴我們的,就是在原有的避風港垮掉後,該如何自處:既然自己辦不到解決這困難,那何不相信人?相信小幸?去追尋小幸?
請不要相信硬殼式的獨立自我是對抗世界,或成長為大人的良方。我們面對的存在問題不再單單能藉由自身反省克服(自我已經因為既有的社會組織瓦解而無法良好形成),甚至,連「自我」是不是單一主體都受到挑戰,我們很可能存在著破碎且多重的人格,他們也不再能於體內好好的調節,進而形成單一的自我。
說的很玄,但總歸一句話,如果覺得自己的存在幾乎快要消失了,何不相信別人能夠帶來救贖?
——————————————————————————————————————
附註:
註一:見《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
註二:見《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本書亦為筆者了解異男(在下本人我)與厭女現象是很棒的入門書。
註三:見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筆者相當推崇的神作,此生不看枉為人,宇宙經典、世界名著。
註四:請自行搜尋「這些機會都不屬於我的」,見香港網路大典。
註五:我把整部漫畫分成:布布線、家人線、天馬線、關線。布布與家人線相關,天馬與關線相關。
感覺與忘憂草有幾分相似 只是忘憂草沒這麼黑暗就是了
回覆刪除好文 借分享個
喜歡本文
回覆刪除